第851章 争端
"启禀殿下,这是一封来自开封的请愿书。参与请愿人数,多达万人。下官已经参阅过内容,觉得实难定夺。还请殿下过目。"伍千秋一边呈上奏折,一边说道。
南宫羡接过了请愿书,在面前的长案上铺陈开来。从第一页开始,迅速的阅览了起来。
堂下百官,都在各有所思的观察着他的表情。就怕他的眼神会忽然之间望向自己的方向。
万民请愿,就意味着多达上万民百姓,对某一位官员,甚至某一间衙门爆发了忍无可忍的怨怒。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如果一旦做实,轻则丢官罢职。重则脑袋搬家……
可南宫羡直到翻阅至最后一页,也没有抬头专门望向哪一位官员。
但他的脸色,却也是很让人琢磨不透。
到最后,他终于重新合上请愿书,望向伍千秋,语气沉静的说道:"挺有意思。可本王看完,也觉得无法定夺。不如在座各位,一起参详参详。"
说着,他将请愿书递给殿内的职守内监,命令道:"传给各位大人看一遍。"
"是。"内监接过烫手山芋,从左手边第一位大人潘竹青开始,将请愿书呈给了对方。
在场官员为了能够更快的看完这请愿书,很自觉的组成了一组组"小分队",文件传到哪里,哪里就围成一圈,直到翻完最后一页,才四散开去。
看到了白纸黑字,大家心里才有了底。
这封万民书,是开封百姓因为一桩田产案,联名状告开封府衙门。
其实大家看完里面描述的案件过程,心里都明白,这开封府衙着实很冤枉。
本朝的田产,分为国有和私有两种。一般来说,大部分土地都是国家的。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归在士族手里。比如各种亲王,郡王,侯爵,公卿。
像潘家手里,就握着不少田产的私有权。
但先帝在位时,为了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促进农耕发展。推进了一项很重要的"农田承包制"措施。
就是百姓可以选择在那些大地主手里做农民。但也可以拿出一笔钱,来承包国有田产,用来自己耕地,自食其力。
但中途不得转让承包权益,也不能雇佣别人替你种地。
一旦发现违规,则取消承包权益。
但是,如果一位百姓能够连续三十年承包某一块土地,并且中途没有任何不良记录,且该承包人还健在的话,则这块土地可以转为该百姓的私有田产。
这按理来说,是个造福百姓的举措。
可实际推行下去,真正可以得到土地私有权的百姓,少之又少。
原因主要有如下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