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起电机再起波折(2 / 2)

想要严格证明这一点,最后的决战战场,在希尔伯特空间里。

陈慕武只是提了一嘴,而狄拉克是真把这个内容给听进去了。

所以他现在的这篇论文,从思路到最终的证明过程,和冯·诺依曼的都大差不差,也不能再让后者从里面挑出什么毛病来。

心里已经乐开花的约当,强忍着笑意,面无表情地向自己的老师玻恩,分享了刊载在《自然科学会报》上的这个不幸结果。

“玻恩教授,冯·诺依曼博士刚刚寄出去的那篇论文,已经被人发表在了这本英国期刊上面了。

“按照收稿时间看,这篇论文绝无被抄袭的可能,应该是这位英国的狄拉克先生和冯·诺依曼想到了一起去,还率先解决了这个问题。”

说话间,约当把摊开的期刊摆到办公桌上,并推到玻恩面前。

经过短时间的情绪调整,他的脸上甚至还浮现出了一丝遗憾的神情。

和约当不一样,玻恩的英文水平很不错。

他在博士毕业之后,曾经到剑桥大学短暂交流访问过一段时间,和卢卡斯数学教授拉莫尔,还有当时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主任老汤姆孙之间,都有学术上的交流。

而且他还受到过芝加哥大学物理系主任迈克尔逊的邀请,在美国教过几年的相对论。

比起约当只能靠着英德词典和物理学公式猜测狄拉克论文的内容,玻恩读起《自然科学会报》来毫无压力。

论文的内容诚如约当所言,和冯·诺依曼刚刚寄给《物理学杂志》那一篇,除了所使用的语言不同,几乎就是完一样。

因为前前后后也参与了一定的论文工作,现在却被人捷足先登,玻恩的心里泛起了淡淡的一丝失落。

可他毕竟不是论文的作者,玻恩想了想,还是决定把冯·诺依曼再次请到自己的办公室,向他当面宣布这个学术上的“噩耗”比较好。

“帕斯夸尔,劳烦你跑一趟,把冯·诺依曼博士请过来,我们讨论一下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处置。”

约当毫不迟疑地接受了玻恩提出来的这个请求,甚至一路小跑地出了办公室。

得知消息之后的冯·诺依曼,瞬间从天堂掉落到了地狱。

他再次接受了玻恩的建议,不撤回论文,而是再给《物理学杂志》编辑部写一封信做补充,声明在这篇论文写作的时候,并没有看到过剑桥大学狄拉克的论文,也并没有从中获得任何灵感。

玻恩和希尔伯特两个人,也在信里为这个说法做了背书,以他们两个的人格证明这一前一后的两篇论文完就是一种学术上的不谋而合。

可是第二名就是第二名,大到德国,中到哥廷根大学,小到冯·诺依曼,他们都在这场小型的学术竞赛当中,败下阵来。

剑桥大学不容小觑,除了历史悠久的卡文迪许实验室,除了异军突起的陈慕武,就连这个没什么名气的狄拉克,都能在学术上给自己带来致命一击。

冯·诺依曼心中去剑桥大学,会一会这些天才同行们的欲望更强烈了,他和自己老师希尔伯特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希尔伯特很支持这个决定,让他去交流个一年半载,完没问题。

他特意叮嘱自己的这个新助手,到了英国之后,一定和那里的人们多多交流,尤其是陈博士。

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把他邀请到哥廷根大学来。

希尔伯特人虽然老了,但是野心犹未老。

倘若陈慕武真来到自己身边,绝对能让自己的研究如虎添翼。

有了这个左膀右臂,到时候他俩进可以重建数学大厦,退又可以在物理学上大杀四方。

柏林的那个小小阿尔伯特不足为惧,看他还敢不敢在报纸上抨击自己?

希尔伯特很看重这次剑桥之旅,为此还给自己的同行福勒写了一封信,请他在剑桥大学多多照顾人生地不熟的冯·诺依曼。

哥廷根这边,冯·诺依曼买票、收拾行李、向过来人打听到英国的种种注意事项自不必说。

在他此行的目的地,剑桥大学,陈慕武的那篇路径积分论文,也差不多就要写完了。

停滞很久的粒子加速器那边,也传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姑且算是好消息。

考克罗夫特说,他已经收到了厂家的电报,之前订做的球形电极和绝缘玻璃支架已经制作完成,近日将通过铁路货运,运输到剑桥火车站,等到时候自行前往车站提货即可。

剑桥火车站选址失误带来的不方便,再次体现出来。

人走个几英里,到剑桥郡之外坐火车还算在忍受范围之内。

可是要把这些精贵的加速器零件,从郊外运进城里,那还是挺麻烦的一件事。

因为这件事,陈慕武不得不找到大总管查德威克,请他帮忙联系一辆货运卡车,等到约定的时间,去火车站把这批货给拉到粒子加速器的那间房子来。

到现在,陈慕武仍然以为之前考克罗夫特说加速器零件出了问题,是出在电极和绝缘支柱两者其中之一,他还是没往运送电荷的丝绸那方面想。

如今有了这两个最费钱也是最重要的零件,粒子加速器的制作进程,似乎终于也可以加速了。

查德威克按照约定时间,找来了运送货物的卡车。

陈慕武和考克罗夫特也押着车,在一大清早就出了剑桥郡,来到城外的火车站。

他们向工作人打听,厂家在电报上所说的那班货运火车,是否按时抵达了剑桥郡,货物是否也安稳地卸了下来。

可是,偏偏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

英国开展了一场声援煤矿工人的大罢工,铁路系统也不例外。

货,没送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