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测试,正式开始。</p>
首先,自然是对照组。</p>
也就是按照传统中继模式,中继站只进行数据接收和转发,而不对数据进行处理。</p>
“各号车均已就位!”</p>
无线电当中,传来了现场测试指挥员付明义的声音:</p>
“一号车,开始发送数据!”</p>
一时间,原本有些嘈杂的车厢当中,只剩下空调和通信设备工作时的嗡嗡声,以及包括常浩南在内,总共四个人的呼吸声。</p>
测试所用的数据内容是常浩南提前就设定好的,所以并不需要操作员现场输入什么。</p>
只要在操作界面上选定内容,然后发送就行了。</p>
不过,程序毕竟是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紧赶慢赶编出来的,也就不用考虑什么UI交互之类的问题了。</p>
不说别人,哪怕常浩南自己,看着略显简陋的界面都有点绷不住。</p>
好在基本功能还是比较齐全的。</p>
没过多长时间,数据传输便逐渐接近了尾声。</p>
毫无疑问,哪怕不去看具体的结果,单凭感觉也能知道,结果并不乐观——</p>
网络吞吐量并非一般理解当中的“平均网速”,测试方法也不是通过传输一定数据量的文件然后再除以最终用时,而是以一定速率发送一定数量的帧,并计算待测设备传输的帧。</p>
如果二者相等,那么就将发送速率提高并重新测试,直到接收帧少于发送帧的瞬间,其对应速率就是网络吞吐量。</p>
因此基本可以认为,测试时间越短,则结果越差。</p>
另外不难看出,这种测试方式得到的结果虽然是一个字节/秒的带宽单位,但却绝不仅仅和传输带宽有关。</p>
更重要的其实是稳定性。</p>
“1.4千字节/秒……”</p>
几乎在屏幕上出现数字的一瞬间,吴威就下意识念了出来。</p>
哪怕在21世纪初,也是个慢得惊天地泣鬼神的结果。</p>
正如他之前估计的那样,在传输条件恶劣的地面上,利用通信车进行多跳传输,不会有任何好下场。</p>
实际上,二号车那边测出的吞吐量高达170千字节/秒以上。</p>
到了三号车,还剩下30千字节/秒左右……</p>
而四号车就只剩下1.4千字节/秒了。</p>
足以见得增加中继节点对于传输速度的毁灭性影响。</p>
当然,如此夸张的结果确实是本地自然干扰较大导致的特例。</p>
但趋势总归是没错的。</p>
“打开各号车的编码和解码功能,重新进行测试!”</p>
常浩南记录下实验数据,然后对着无线电下令道。</p>
对于他来说,对照组的结果越差,反而越贴近于成功。</p>
不过,一切的前提是。</p>
实验组真能测出一个更好的数据出来。</p>
……</p>
随着机柜的散热风扇重新呜呜转起,第二次测试,也正式开始。</p>
理论上,在启动了编码和解码功能之后,网络吞吐量将可以逼近香农极限。</p>
虽然实际操作中还是会受到诸多影响,但无论如何,结果应该都会明细优于之前才对。</p>
而测试过程,果然也不负众望。</p>
持续时间比第一次长了几倍。</p>
尽管结果好坏与时间长短只是呈正相关而不是呈正比,但这至少是个不错的兆头。</p>
一直到十几分钟之后,屏幕上才像刚才那样跳出一个代表四号车吞吐量的数字。</p>
“6.8千字节/秒!”</p>
这个结果让吴威眼前一亮。</p>
要知道,这些数字本身并不代表他这辆通信车的真实水平。</p>
但提升的幅度可是实打实的。</p>
将近5倍!</p>
他丝毫不怀疑,如果自家产品用上这种技术,那么即便过上5年,乃至10年,性能都不会完全过时……</p>
“常总,这……”</p>
他一脸兴奋地看向常浩南,准备表达一下祝贺。</p>
但话说出口才发现,对方的脸色……似乎并不太好看。</p>
“不对啊……”</p>
常浩南眉头微皱,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结果喃喃道。</p>
略显怪异的反应直接把吴威给整懵了:</p>
“不对……哪里不对?”</p>
“……”</p>
迎接他的,是一阵沉默。</p>
好一会之后,常浩南才用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回答问题的语气轻声说道:</p>
“我之前在有线网络内测试,结果就没下过15倍……怎么这次的效果就直接减弱了三分之二呢?”</p>
听到这句话,吴威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到——</p>
好家伙,这意思是嫌五倍的提升还不够大呗?</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