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2章 布局(2 / 2)

“好的,林总放心。”

时间过了几天,海城这边一直都是在忙着各种手续和跟区里、市里的一些进度交流。

总体而言,没有什么大事情。

至于阮紫檀那边,肯定是要等所有方面都已经确定之后,才能够让媒体进行一个相关的报道。

所以海城这边,皓石科技、连和电子,以及刚成立的集美电器,都是静如一潭死水,没有任何动静。

而苏州那边呢,倪芳佩跟程沛然就开始慌了。

程沛然问道“倪总,海城那边还有关于林皓文或者鲁启康创办新公司的消息嘛?”

倪芳佩也是一头雾水啊,眼下这个情况实在是太诡异了,安静,非常的安静,静得没有一丝讯息。

倪芳佩摇头说道“没有。很奇怪,我这边已经让人留意了工商那边,不光是林皓文、鲁启康两人自己,还有皓石科技上上下下,所有高管的名字都留意了,没有创办新公司。而且,我们的人,连行业类别都留意了,海城最近期间,创立新公司的本来就不多。这年头也不是创业大潮,生意本来就难做,没有那么多人创办公司。科技类、电器类,就更加屈指可数了。所以我在想,会不会,是咱们之前想错了,这集美电器的总部,不会在海城,而是在南京,或者是在深圳或者京城,都有可能的呀!”

南京这边,倪芳佩也是派人去工商留意了,仍然没有动静。

那么,在京城或者深圳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但是这个想法,当即就被程沛然给否定了。

程沛然摇头说道“不可能。林皓文如果跟鲁启康要创立新的公司,首选的地点,肯定是海城无疑。海城的发展潜力是在是太大了,这不光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而是已经在眼巴前,都能够发现海城的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程沛然随即往倪芳佩的桌面上放了一本杂志,说道

“这dig新的一个研究报告,里面引述了海城市里下发的一份发展文件,文件表明,海城将会在未来五年时间,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郑策上的优惠扶持,这样的一个举措,在全国的大城市当中,我只在深圳看到了。其它的城市压根就没有这样的动作和想法,也没有能力这样做。这说明什么呀,说明海城的经济即将迎来一个告诉的增长过程。”

见倪芳佩还是有些不相信“沛然,但是你要知道鲁启康这个人啊,他可是强势出了名的。我跟他打交道很多年了,以前真的就没有哪个人敢忤逆他的意思。鲁启康这么多年来,像来是指哪打哪,没有哪个人敢说跟鲁启康谈条件的。我记得有个事情,你可能不知道。”

“你说说看。”

倪芳佩说道“如果你了解过鲁启康的发家史,就知道这个人有多可怕了。二十五年前,鲁启康最开始的时候,在南京的百货商场当销售柜员。那时候已经非常牛逼了,每个月的销售量,是整个百货里面最高的,不过那时候因为还没有提成这个说法,所以百货商场里面干得再好,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收入。”

“于是鲁启康就辞职,准备自己经商。刚开始的时候,他跟两个合伙人,一个叫梁志杰,一个叫杜商霖。这两个人不但是他的老乡,还是他的高中同学。三个人合伙,创立了连和商铺。这个商铺是专门卖一些比较时髦的小物件,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家用的小物件。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就非常火爆了,年轻人都对这些小物件特别上心。所以他们三个年轻人,没过半年时间,就已经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鲁启康这个人,他的目光永远是比别人要更加长远和广阔一些。”

倪芳佩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鲁启康在这半年的时间里边虽然赚到了钱,但是他也看到了在所有的小物件当中,小型的电器,比如收音机、大哥大这些东西,才是利润最高的。所以他就把目光投向了利润最高的电器方向,他准备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也就是之前半年赚到的第一桶金。”

“但是其它两人,杜商霖是同意的,他觉得,如果继续做大,没准能够一辈子吃喝不愁。但是这个梁志杰可就不同意了。他家里本来就穷,好不容易赚到一点钱,跟家里爸妈都已经捎了信了,准备过年买点好东西回去犒劳他们。这钱在自己口袋里还没有焐热呢,现在要把所有的钱都掏出去,这谁受得了。”

程沛然摇摇头,他也知道那个时代不容易,但是往往是那样的时代,真的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很多人就是在那个时期积累了最原始的资本。

“所以,三个人意见不合,最后鲁启康跟杜商霖两人一合计,就把这个多年的好朋友,同学,老乡,给踢走了,三个人谈了一笔价格,梁志杰被踢走了。”

程沛然本来就是心狠手辣之辈,对于鲁启康的这个做法,他也是没有觉得有多不合适。

“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种事情,估计谁也忍受不了吧!要是我也会觉得这事儿应该要把这个碍事的梁志杰给踢走。不用说,接下来鲁启康跟这个杜商霖,肯定是一路顺风顺水了,不过……”

程沛然想了想,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但是,现在连和电子的股东名单当中,并没有这个杜商霖啊!”

程沛然这次也是把鲁启康跟林皓文列入了一个共同的竞争对手阵营当中,所有对目前连和电子的现状是了解的非常透彻的。

所以只倪芳佩说道“原因嘛,当然是鲁启康跟这个杜商霖,又在商业的决策上,出现了端倪。那个时候还不叫联合电子,最开始鲁启康是在南京的电器市场,开了一家电器商城,规模很小,连现在一些普通城市的小型电器城还要小。电器生意算是站稳了脚跟,每年有个几十万的收入呢,那时的年代,万元户都已经能够成为村里的首富了,一年能有几十万的收入,可能放眼整个南京,也不见得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