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很急。</p>
他自然知道西安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戏剧这块还是这里的传统文化之一。</p>
如果禁止演出,肯定会引起百姓不满。</p>
要是自己的封地再发生百姓骚乱,那自己这个藩王就不是被押往大宗正院受管教这么简单了。</p>
朱元璋是什么脾性,身为儿子的朱樉再了解不过。</p>
如果真的再引起民愤,他这个藩王怕是也到头了。</p>
朱樉对朱元璋有种莫名的恐惧。</p>
确切地说,是所有皇子中,除了太子朱标,就没有皇子不怕朱元璋的。</p>
他们在朱元璋面前,向来是噤若寒蝉,万般地小心谨慎。</p>
朱元璋又非常重视民生,现在却发生这种让皇室丢脸的事情。</p>
一旦被朱元璋获悉,绝对是雷霆大怒。</p>
朱樉越合计越心慌,想破了头皮,却仍然想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p>
宋隐看到朱樉求救般的眼神,好奇地问,“朱樉,你了解自己的封地吗?”</p>
一时间,朱樉被问住了。</p>
“这个,那个,好像,也不是很了解。”</p>
朱樉神色尴尬,他去了西安后,还真没有怎么花心思去了解自己的封地。</p>
见状,宋隐忍不住翻起白眼。</p>
“你这家伙,这么多年都白混啊!”</p>
“百姓看戏听戏不用干涉,不过也不用怕他们没戏听会整出幺蛾子。”</p>
“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此事。”</p>
“西安传承了上千年的文化底蕴,除了史书还有民间传唱和传说。”</p>
“最初的戏剧是为了歌颂某个事件,后来才演变成屁大点事也用戏剧表达出来。”</p>
“可以这么说,戏剧说白了就是活动的史书,而且比手写的史书更加逼真可信。”</p>
宋隐说到这里,朱樉顿时怔住了。</p>
一个戏班子唱的戏,还有这么多门道?</p>
朱樉是彻底傻眼了。</p>
显然没有想过这么深远的事情。</p>
宋隐继续道,“西安的戏班子从秦朝时就代代传承,无论是大事小事,都会被百姓编排成戏本,代代相传。”</p>
“从而戏剧也就成为了活的史书,其中也不乏唱出了许多朝廷事迹。”</p>
“因而,仅靠禁止,是行不通的。”</p>
“众口铄金,况且传承了几千年又已经是成熟的民间文化,根本就无法取消。”</p>
宋隐说完,朱樉心里就更凉了。</p>
此时,他才知道,自己当真是大老粗一个,什么都不懂。</p>
当然,他也更加敬佩宋隐的博学多才。</p>
简直胜过大明朝最厉害的儒家。</p>
“宋师,你说的这些,我不是很明白。”</p>
“我只想知道,要如何解决此事?”</p>
闻言,宋隐真想踹朱樉几脚。</p>
这蠢货,简直是没脑子啊!</p>
不过,让朱樉学习治理封地这事儿,宋隐也不好敷衍。</p>
毕竟,他已经在马皇后面前夸下海口。</p>
就算是不给朱元璋面子,马皇后的面子还是要给的。</p>
况且,自己两个女人还傻乎乎的在皇宫里作客呢!</p>
宋隐也不磨叽了。</p>
当即拿起了西安的奏折看了起来。</p>
片刻之后,他扫了朱樉一眼,“你这个笨蛋,过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