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教你如何处理折子,简直了,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不会做!”</p>
闻言,朱樉赶紧屁颠屁颠地跑过来。</p>
这几天,他天天缠着宋隐,让宋隐教他治理封地的手段。</p>
可是宋隐一直都让他自己先熟悉封地的情况。</p>
但是封地的折子多,折子里面的问题也多,让他焦头烂额。</p>
现在宋隐主动开口要教他,他当然是求之不得。</p>
“好好看好好学!”</p>
“免得日后出去丢我的脸。”</p>
宋隐边说边白了朱樉一眼。</p>
朱樉不停地点头,诚意十足。</p>
此时宋隐在他眼里,就像是最睿智的学者。</p>
宋隐的话,他更是言听计从。</p>
宋隐也不理会他那谄媚样,淡淡开口。</p>
“你想要处理好每道折子里的问题,首先要知道折子里禀报了什么事情……”</p>
“无论是想要治理好封地,还是州府,甚至是国家。”</p>
“你得记好这几个方面,只要把这些方面都做好了,就没有问题了。”</p>
朱樉一听,顿时坐直了身体。</p>
此时他充满着无穷的求知欲,同时也证明此时的他,真的非常渴望上进。</p>
宋隐给了一点时间让朱樉消化,然后继续,“这些方面就是人文、社会、农业和经济。”</p>
“把这几个方面搞明白了,那么你在治理封地时,就可以信手拈来。”</p>
“……”</p>
朱樉一头问号。</p>
经济和农业他大概知道是什么,可是人文和社会这是什么鬼?</p>
这些词语,他听都没有听说过。</p>
“那个,宋师,你能不能说得通俗易懂一点?”</p>
宋隐这次没生气,耐心的教导起来。</p>
“农业你应该知道吧?农业可以说是粮食,百姓吃饱了,自然就不会闹事了。”</p>
“至于社会,包含的就广了,比如说教育、医疗,甚至百姓就业、生产等都包括在里头。”</p>
“这么说吧,百姓活着,不光只有吃饱这一件事情!”</p>
“而经济呢,跟社会又是相辅相成的,社会那块搞明白了,经济不就起来了吗?”</p>
“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了,税收也水涨船高,而百姓也有钱赚。”</p>
“而人文,比如说刚才聊到的戏剧就属于人文范畴。”</p>
“人嘛,丰衣足食以后,是不是想要让自己放松舒服一下,比如说逛逛剧院、青楼什么的,这里说的就是精神文明建设。”</p>
“日后你在处理折子时,就从这几个方面去入手,看看折子里反馈的问题属于哪一类,然后有的放矢。”</p>
“简单地说,这几个方面都是百姓得以活下来的根本,只要百姓有盼头,再加上能安居乐业,你说他们还会闹事吗?”</p>
听到这些简单易懂的说词,朱樉瞠目结舌地愣在那里。</p>
治理整顿一方疆土,最是棘手,想不到在宋隐眼里,却是如此简单。</p>
怪不得他去到哪个行省,都能让当地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p>
原来如此!</p>
朱樉知道,在宋隐身上,可不仅仅只是领悟了这几个方面,还有更多需要他学习的知识。</p>
“宋师太了不起了!”</p>
“可是宋师,本王虽然听懂了,可是没有实际操作,还是觉得有些云里雾里。”</p>
朱樉是无比震撼,继而说出这番差点让宋隐想要踹他的话来。</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