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准了,你们给咱记住了,这是咱的江山,不是你们儒家的!”</p>
“退朝!”</p>
朱元璋说完,立刻起身离开。</p>
他离开后,那些跪着的儒臣才脸色懊恼的站起来。</p>
逞一时口舌之快,付出的代价是停发三年俸禄,他们心痛得都快碎了。</p>
如今大明富裕,官员俸禄也很高。</p>
突然间少了三年俸禄,接下来日子就不好过了。</p>
李善长更是冷哼一声,掉头离开朝堂。</p>
很快,十位名家大儒被杀的消息,如同狂风拂过,迅速传遍大明各州府。</p>
眨眼间,各地都出现了儒生暴乱的情况。</p>
他们原本想通过游行,口头抗议等方法来逼朝廷放过大儒,让朝廷不要对儒家赶尽杀绝。</p>
可现在,朝廷仍然把十个大儒都杀了,摆明了朝廷并不想放过儒家。</p>
各州府儒生疯狂的阻挠新政推广,他们人数众多,军队镇压效果不大,甚至适得其反,让他们愤怒。</p>
看着各州府的乱局,朱元璋很是苦恼。</p>
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有镇压得住这些儒生的办法,而不是去找宋隐。</p>
这些年来,大明的发展全都有赖于宋隐推出的新政策。</p>
自己这个名副其实的皇帝,仿佛变成了下旨的工具人。</p>
这让心高气傲的朱元璋根本接受不了。</p>
他不希望后人说到大明时,聊的都是能臣的功绩,忘了还有他这个开国皇帝。</p>
此时朱元璋正在金銮殿里查看各州府的当下形势。</p>
结果胡雄又带来了儒生暴乱的新情况。</p>
在看到很多州府基建工程都停滞了时,他脸色铁青。</p>
砰!</p>
朱元璋气得一手拍在桌上,脸色狰狞。</p>
胡雄吓得连忙跪下。</p>
“简直胡闹!”</p>
“各地基建工程都是为了造福百姓,儒生也能从中获益,结果他们竟然横加阻拦。”</p>
他没想到,这些儒生更加放肆,这简直就是在公然和朝廷对抗。</p>
朱元璋怎么能容忍有人藐视皇权?</p>
“皇上,各地儒生不但阻拦各州府建设,而且还四处造谣,吸纳新的儒家弟子。”</p>
“两个月不到,各地儒生数量甚至翻了一倍。”</p>
听到这话,朱元璋脸色更黑了。</p>
儒生数量不增反减?</p>
如果将他们都杀了,场面恐怕难以控制。</p>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事重重。</p>
显然,光靠自己是解决不了这件事情。</p>
只能将此事放到朝廷上来商议了。</p>
……</p>
还没有到上朝时间,朱元璋就坐到金銮殿龙椅上,心情差到了极点。</p>
自从杀了十个大儒后,每日朝堂上的气氛都相当沉闷。</p>
文武百官似乎都避免跟朱元璋打交道,就连各部上交的折子也锐减了许多。</p>
更有甚者,有些官员甚至将折子递到了东宫。</p>
除了宋隐一派官员一切正常,各部官员就像是个没有情绪的机器人。</p>
当文武百官走进金銮殿,一眼就看到了龙椅上目露凶光的朱元璋。</p>
他们连忙小心翼翼地站好,生怕哪句话不对,激怒朱元璋,从而惹来杀身之祸。</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