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隐循序渐进的解释,让朱标茅塞顿开。</p>
他知道,宋隐是在教他如何掌控朝堂。</p>
别看现在的朝堂风平浪静,大臣们对监国后的朱标言听计从。</p>
可这并非他们对朱标心服口服,而是想从朱标这里得到更多利益。</p>
若是朱标和朱元璋对待朝臣是同样的态度,那么朝堂未必还如此平静。</p>
就比如这次铁轨工程,没有任何一个大臣去找朱标提过要求,是因为他们知道朱标对此事做不了主。</p>
“多谢宋师指导,本宫知道了。”</p>
“不过宋师要了特权,纯粹只是不想让人捣乱吗?”</p>
对于这一点,朱标仍然迷茫。</p>
“殿下,现在还没有到他们用武之地,毕竟工程才刚刚开始。”</p>
朱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p>
这个工程一旦完工,就意味着大明迈入工业时代。</p>
整个大明发展将更上一层楼。</p>
朱标心想,这么重要的工程,宋隐一定做好了各种安排。</p>
……</p>
在宋隐的安排下,户部官员及国企同时开动。</p>
一建负责疏通整个铁轨沿路的障碍。</p>
二建负责材料购买,储备及加工。</p>
三建负责施工。</p>
四建则负责衔接各部门及最终落实。</p>
同时,号召各地百姓加入工程队的公告,也通过报刊传达出去。</p>
所有空闲并有劳动力的百姓,看到消息后,一个个都激动地赶去报名。</p>
在百姓眼里,只要是宋隐负责的工程,不但月银给得多,而且有保证,不会出现拖欠情况。</p>
经过多方勘察,宋隐决定这条南北贯通的铁轨路线,由福建行省直通北平。</p>
福建行省是大明最早发展起来的经济中心,这里资源充足,而且海上贸易非常成熟。</p>
这么一个朝廷监管的大工程,就连百姓都纷纷乐于参加。</p>
整体看起来顺风顺水,完全没有问题。</p>
但是在平静的表面下,仍然有暗潮涌动。</p>
因为项目巨大,用工量庞大,人多的地方,是非也悄然而至……</p>
福州港口,马和正在整顿大明出海事务。</p>
马和身为海军总督,手下海军已经壮大到近十万。</p>
虽然跟整个大明军队相比,这个数量不算多。</p>
但是以大明现在的能力,短时间内强训培养出十万海军,已经是极限。</p>
宋隐决定建设火车后,第一时间通知马和快速强训出一支能够在海上作战的海军。</p>
马和临危受命。</p>
今日,是商人出海采购工程材料的出海日,也是检验这些海军实力的时候。</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