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朝会。</p>
淮西勋爵一个个神色萎靡,黯然无神。</p>
好在李善长也上朝了。</p>
只是李善长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也一样无精打采,呵欠连天。</p>
他看了一眼其他淮西勋爵,就知道众人都跟他一样,府邸被百姓闹事,吵得睡不好觉。</p>
还没有等他们开始互通消息,朱元璋和朱标进来了。</p>
淮西勋爵被骚扰的事情,朱元璋也听说了,自然知道李善长等人为什么没有精神。</p>
看到李善长等人精神不好,他心里非常高兴。</p>
“诸位,有本启奏,无事退朝。”</p>
朱标例行公事般询问。</p>
淮西勋爵早就忍无可忍,闻言,纷纷上奏。</p>
“殿下,臣有事启奏。”</p>
李善长满脸怒意地站了出来。</p>
朱元璋冷冷看着他,等待他继续。</p>
“殿下,老臣等人这些时间以来,备受折磨。”</p>
“走到哪里都被百姓戳脊梁骨,并且恶语相向,严重干扰老臣休息。”</p>
“这些都是为了大明奋战了大半辈子的功臣,如今年迈,本该安度晚年,却没有一个安生日子,实在是令人心寒啊!”</p>
“皇上,殿下,如果任由这些事情发生而放任不管,不但寒了功臣的心,也让天下人耻笑。”</p>
李善长满脸悲苦,更是直接用功臣说事,摆明了就是让朱元璋掂量一下。</p>
这些功臣,实实在在是大明的开国功臣,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p>
李善长表面上是替他们鸣冤,实际上是让朱元璋知道,如此过河拆桥,定然会受到天下人唾骂。</p>
然而,朱标的回复差点没让李善长吐血。</p>
“韩国公,老臣生活受到影响,这跟朝堂上商议国家大事不搭边吧?”</p>
“生活上的琐事也不是朝堂议事时应该解决的问题,否则朝堂事务得有多繁琐?”</p>
李善长震惊地看着朱标,想不到自己几个月没有上朝,自己的诉求朱标竟然置之不理,甚至还出访讽刺。</p>
“殿下,哪个朝代没有厚待开国功臣?殿下熟读史籍,难道不知道那些王朝覆灭的原因吗?”</p>
“开国功臣浴血奋战打下的江山,结果却落得不受待见的下场,如此一来,谁还愿意替朝廷赴汤蹈火?”</p>
李善长态度强硬地反驳,大有一定要有一个说法的强势。</p>
朱标无比惊愕。</p>
他没料到李善长连历史都搬出来了。</p>
甚至李善长语气里,全是警告的意味。</p>
如此行径,简直目中无人。</p>
许多大臣觉得费解,不知道李善长怎么敢如此强势?</p>
好不容易反应过来后,群臣纷纷看向朱元璋。</p>
文武百官都知道,朱元璋非常痛恨用过往功臣来说事的人。</p>
李善长现在毫不掩饰他的意图,朱元璋会怎么做呢?</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