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身为太子太保,又是第五军区统领,身份地位非同小可。</p>
他亲自过来祭拜徐达,给足了徐家面子。</p>
“见过宋大人。”</p>
李景隆过来,先是给宋隐见礼。</p>
宋隐见状,抬手阻止李景隆进一步行礼的动作。</p>
“曹国公不必客气.”</p>
“曹国公承袭了令尊爵位,已经不用跟本官行礼。”</p>
闻言,李景隆连忙摆手,“宋大人言重了,我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心中有数。”</p>
“再说,身为允恭好友,如果对他姐夫不敬,允恭还不得削我。”</p>
李景隆有意调节下气氛,果然,徐允恭情绪缓和了几分。</p>
见状,宋隐意味深长地微微颔首。</p>
这李景隆,还算懂事。</p>
徐达的离逝,暂停了宋隐的公务。</p>
原本从北平回京后,宋隐重心是要着手准备利用火车拉动经济及北伐事情。</p>
因为重孝在身,宋隐干脆连朝会都不去了。</p>
倒是碍于朱元璋的态度,还有宋隐的面子,许多朝臣也过来祭拜。</p>
所以,徐达的离世,导致宋隐几日都没有上朝,朱元璋见状,也中止了几日朝会。</p>
逝者家属如何悲伤,终归也需要回归到正常的生活。</p>
这日,太监过来传达了朱元璋口谕,“宋大人,皇上有旨,请宋大人及徐允恭等人,按时参加今日朝会。”</p>
徐达的死也深深刺激到朱元璋,毕竟他与徐达相差不了几岁。</p>
所以朱元璋更加迫切需要早日了结他的心愿。</p>
现在火车已经正式运行,北伐的事情也是时候提上议程了。</p>
身为此事的总指挥,宋隐自然不能缺席相关会议。</p>
还有徐允恭,他即是北伐主力镇北军统领,又承袭了魏国公爵位,已经是新的魏国公。</p>
所以,徐允恭更不能一直沉浸于悲伤中。</p>
……</p>
金銮殿。</p>
中止了几日的朝会,按时召开。</p>
朝堂上,文武百官齐聚一堂。</p>
他们三五成群窃窃私语,各种揣摩各方心思。</p>
对于他们来说,只在乎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至于其他事情,基本上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p>
所以,整个朝堂上,真正因为徐达病逝伤心难过的人,并不多。</p>
当初李善长被斩首时,朝臣只觉得心头松了一口气,浑身轻松。</p>
而徐达从来也没有难为过他们,对于徐达的死,他们就更没有感觉了。</p>
随着朱元璋和朱标进来后,文武百官连忙闭嘴,眼观鼻,鼻朝地,眼珠不敢乱瞄。</p>
文武百官跪拜行礼问候后,朱标缓缓开口,“现今我大明经济欣欣向荣,但是诸位千万不能骄傲自满。”</p>
“几日前,诸位都亲自体验过火车的奇迹,也知道了火车能给大明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p>
“所以本宫决定,在少则五年,多则八年,大明必须建起第二列铁轨火车。”</p>
“现在有很宽裕的准备时间,此事仍然由宋大人总负责,户部、工部和国企相互配合。”</p>
朝会才开始,朱标就宣布他的宏伟目标。</p>
如果可以,朱标真想让火车遍布大明所有州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