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父皇,儿臣憋屈啊!(1 / 2)

对于皇太孙对燕王府步步紧逼一事,朱高炽也是义愤填膺。</p>

“父王应该给皇爷爷上奏,咱燕王府不能被他们欺负了。”</p>

“不能上奏。”</p>

朱棣本能摇头。</p>

“为何?”</p>

朱高炽一脸纳闷。</p>

宋隐也点头,“这事要小心行事。”</p>

朱高炽顿时冷静下来。</p>

“唉!”朱棣叹了口气。</p>

“自从皇兄去后,朝堂上就无一人看咱顺眼。”</p>

“陈平,继续探查消息。”</p>

“是,殿下。”</p>

陈平行礼后离开。</p>

翌日,朝廷诏书却到了。</p>

“……着燕王顾及大义,让制糖匠人返回原籍!”</p>

传令官宣读完圣旨后,小心翼翼地看着朱棣。</p>

此时,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愤愤不平,欺人太甚。</p>

最后还是传令官忍不住,小声提醒。</p>

“燕王殿下……”</p>

朱棣声音平缓,“儿臣接旨。”</p>

见状,传令官才松了口气,慌忙将圣旨呈给朱棣。</p>

朱棣站起来,紧紧盯着传令官,“你实话实说,是哪个王八蛋在背后阴咱?”</p>

传令官神色一变,“殿下恕罪,小的负责传旨,别的并不知道。”</p>

朱棣重重吐出一口浊气,“下去歇息吧!”</p>

“多谢燕王殿下。”</p>

传令官抹了一把冷汗,连忙退下。</p>

“王八蛋!”</p>

当大殿内只有朱棣,朱高炽和宋隐时,朱棣忍无可忍,直接咒骂。</p>

朱高炽同样一脸愤怒。</p>

“欺人太甚!”</p>

“用不着生气。”</p>

宋隐显得相当冷静。</p>

朱棣瞪着微红眼睛看着宋隐,“宋师,咱太憋屈了。”</p>

“皇上旨意,不得抗旨!”</p>

宋隐淡淡说着。</p>

朱棣心情沉重,“咱明白。”</p>

宋隐继续,“但是你可以把憋屈哭诉给皇上看。”</p>

“啥?”</p>

朱棣一愣。</p>

“白糖作坊一年能赚几百万,但燕王府的作坊也没几个。”</p>

“你是皇上嫡子,又是大明藩王。”</p>

“皇上让你镇守边疆,你守住了。”</p>

“当时,许多朝臣反对你继承大统,你不争不抢。”</p>

“为了自谋出路,你去打朝鲜打倭国。”</p>

“但朝堂不能一直咄咄逼你。”</p>

“即便跟朝鲜通商,每年也上交五百万两银子。”</p>

“如今,皇太孙禁止南方商贾跟燕王府合作,还要让北平府士绅们背叛你,你也忍了。”</p>

“你只是想收回在南方的白糖工坊,为何朝堂还要对你步步紧逼?”</p>

……</p>

朱棣点头,“宋师说得没错,咱要向父皇喊屈,父皇是不是准备削了燕王府?接着再削掉别的藩王?”</p>

宋隐再次出声,“你只需抱屈就行,不要惹怒皇上。”</p>

“咱明白!”</p>

朱棣当即直奔案桌而去。</p>

一盏茶后。</p>

写好的奏折直奔京城而去。</p>

第二次,朱元璋就看到了朱棣的奏折。“父皇,咱太憋屈了!”</p>

“咱听从父皇旨意,镇守边疆以来,一直兢兢业业治理封地,阻挡北元贼子入侵……”</p>

“现在,终有小成!”</p>

“封地内百姓安居乐业,住上新房并存有余粮……”</p>

“儿臣自问对得起百姓,对得起肩上重任。”</p>

“打从皇兄去后,儿臣至今仍然哀痛……”</p>

“父皇立皇兄嫡子为皇太孙,儿臣遵从父皇心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