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老朱:这个皇太孙,蠢!(1 / 2)

朱棣的信让各地藩王都担忧起来。</p>

他们都知道自己父皇身体越来越不好,朱允炆还未继位就如此狠辣。</p>

等他继位后,他们岂不是也会跟燕王府一样,面临削藩下场。</p>

但是共同给父皇上奏……</p>

念头才起,湘王、谷王、辽王以及岷王等人,就觉得浑身发寒。</p>

他们对父皇充满恐惧。</p>

而晋王、宁王和周王等人,却有些意动。</p>

他们现今实力跟燕王府都差不多。</p>

特别是晋王和宁王手中兵权,比燕王还多。</p>

他们也怕朱元璋。</p>

可是,以朱允炆那心狠的性子,收拾完燕王后,就该轮到他们这些有兵权的藩王了。</p>

倒不如趁现在燕王是出头鸟,共同给父皇上折。</p>

况且,他们是父皇亲生儿子,也是为了自保,难不成父皇为了孙儿,连他们都杀吗?</p>

十天后。</p>

晋王和宁王等人的弹劾奏折到了京城。</p>

为此引发了朱元璋勃然大怒。</p>

“都是混账玩意。”</p>

“大明储君事情,何时轮到他们藩王做主。”</p>

“胡雄,让锦衣卫盯牢了晋王、宁王和周王。”</p>

“是,皇上。”</p>

胡雄领命。</p>

但心里却一片酸楚。</p>

这样下去,皇上离开后,就是他命殒时。</p>

胡雄退下后,金銮殿内寂静无声。</p>

朱元璋沉默片刻,再次看了一遍晋王他们的奏折,默默思索。</p>

打从他精心培养的接班人朱标离世后,为了大明江山万古长存,他费尽心思。</p>

原本也是可以让老四成为储君,却唯恐引起手足相残。</p>

不得已,只能选了孝顺仁厚的太孙朱允炆。</p>

朱允炆虽然性子软弱,但自己给他铺好路,提前杀掉有不轨之心的臣子。</p>

各个边境,又有藩王抵御外敌。</p>

必要时还能敲打震慑朝中不轨之臣。</p>

这样大明江山就能固若金汤。</p>

未曾想。</p>

那小子完全体会不了他的苦心,拼着众叛亲离,换来的家底有多重?</p>

好好的皇太孙,不但眼红倭国银矿,还不满燕王。</p>

甚至跟着几个蠢货儒臣,连他王叔都打压。</p>

他不知道吗?这些藩王即便有野心,却哪敢造反?</p>

甚至老四都替燕王府找好出路。</p>

按这小子的狠厉,正如晋王和宁王他们担心那样,等他继位后,对燕王削藩后,就轮到其他藩王。</p>

自己精神一天不如一天,不知还能坚持几天?</p>

难不成像这几个逆子说得那样?</p>

废了皇太孙,另立储君?</p>

真要这样,那日后老朱家子孙,会不会为了皇位手足相残?</p>

以后那些混账子孙,有样学样,几个藩王联手,就能废掉储君?</p>

但是不废!</p>

朱允炆那蠢样,等他眼睛一闭,肯定会听从那些狼子野心臣子挑拨,对他王叔们削藩。</p>

够蠢啊!</p>

朱元璋越合计越愁。</p>

想他一个放牛娃,带着一帮兄弟,掀翻蒙元王朝,杀陈友谅,灭张士诚,势如破竹。</p>

未曾想,快闭眼了,却没有一个好的储君继位!</p>

难不成,他朱家子孙在他闭眼后,手足相残?</p>

嘶!</p>

突然头痛起来。</p>

朱元璋不得不放缓思路。</p>

难不成,准了老四请求,让他举家上下退去朝鲜?</p>

不行!</p>

朱元璋神色阴晴多变,闪过许多念头。</p>

……</p>

“真的?诸藩王都上奏了?”</p>

同一时间。</p>

东宫里的朱允炆收到消息后,当即脸色大变。</p>

“皇爷爷还在,他们还真敢?”</p>

当下眸中闪过冷光。</p>

“藩王们长期掌控一方土地,手握重兵,不轨之心昭然若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