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藩王 百官 百姓共同见证大明福瑞(1 / 2)

对于贺晓新近从交趾运回的粮食,宋隐毫不犹豫指示留在京城。</p>

“梁平抄出那么多粮食,足够北方灾区消耗一段时间。”</p>

“现在,优先保障修建高速马路那四万民工粮食。”</p>

“是,宋大人。”</p>

贺晓应下。</p>

宋隐随即询问,“西红柿等植株可有消息?”</p>

贺晓脸色一红,“回宋大人,小人已让所有出海的商贾去寻,不过还没有消息。”</p>

“没事。”</p>

宋隐叹了口气,“老天爷也不会一次性满足我的要求,只要有海商,找到只是时间问题。”</p>

“宋大人说得是。”</p>

贺晓松了口气。</p>

如此这般,又过了几日。</p>

宋城突然来了宋府。</p>

宋隐很是好奇,“你怎么来了。”</p>

宋城回复,“回宋大人,培育的玉米,顶多还有一周就能成熟。”</p>

“一周?”</p>

宋隐愣住,当即盯着宋城问,“内侍是否也禀报皇上此事?”</p>

宋城心惊,“宋大人,有何不妥吗?”</p>

“那些藩王们……”</p>

宋隐随即摇头,“无妨。”</p>

……</p>

宋城离开后,宋隐直接去了后花园。</p>

后花园里,还留着的玉米,确实已经熟透了。</p>

“黄春光,让人把所有玉米摘下来,玉米秆子拔起喂马。”</p>

“是,宋大人。”</p>

黄春光立马招呼人过来摘玉米。</p>

此时皇宫。</p>

朱棣收到内侍禀报,龙颜大悦。</p>

当下吩咐亦失哈,“宣宋隐进宫。”</p>

“是,皇上。”</p>

亦失哈应声退下。</p>

宋府。</p>

宋隐正指挥府中下人摘玉米,就看到亦失哈,不禁有些惊讶。</p>

“宋大人,皇上召您入宫。”</p>

亦失哈说明来意。</p>

“皇上找我何事?”</p>

“宋大人,或许跟试验田玉米有关。”</p>

半个多时辰后。</p>

等宋隐入宫看到朱棣时,见朱棣心情不错。</p>

“皇上着急让我进宫,是有什么急事吗?”</p>

朱棣点头询问,“宋师可知,铜鼓岭玉米,再有一周就能成熟了。”</p>

宋隐点头,“是的。”</p>

朱棣得意开口,“一周后玉米成熟,咱会让一众藩王及文武百官,一起见证玉米产量。”</p>

宋隐心中一动,终于明白朱棣在想什么。</p>

不过,也是好事。</p>

让一众藩王和文武百官一起收获玉米。</p>

让他们眼见为实,知道玉米的产量。</p>

随后,玉米必定传遍整个大明。</p>

朱棣这皇帝,自然博得大明圣君贤名。</p>

朱棣说完打算后,立马吩咐亦失哈,“通知一众藩王,一周后跟咱一起前往铜鼓岭。”</p>

“另,宣礼部。”</p>

“是,皇上!”</p>

亦失哈领令后快步退下。</p>

很快。</p>

礼部尚书邓林海,快步进入金銮殿。</p>

等邓林海见过礼后,朱棣当即开门见山。</p>

“邓卿,一周后,城外铜鼓岭玉米就成熟了。”</p>

“大明得此福瑞粮食,咱决定祷告山河,告祭先祖,并携带一众藩王和文武百官一同见证玉米成熟。”</p>

“一应章程,礼部务必做好准备。”</p>

“皇上,玉米终于成熟了?”</p>

邓林海大喜。</p>

“是的。”</p>

朱棣颔首。</p>

“恭喜皇上,皇上放心,微臣定会准备妥当。”</p>

邓林海连忙应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