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即大宋第一百九十八章大宋三京
张浚特意用的鲜明对比,瞬间就使廷议的所有公卿形成了无比强烈的震撼感。
民户家中堆满仓库、挂满庭院的粮食本来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这是多少朝代幻想过的盛世风景。是多少穷苦百姓憧憬不已的生活。
在封建小农经济中,大部分小民连饭都吃不饱,要卖儿鬻女时,大宋百姓能却有如此丰富的谷物,已经足见大宋治理之成效,堪称民富国强。
可是就当大部分官员为百姓存粮足支数年而欣喜时,张浚却说这些粮食不过是给牲畜吃的粗粮!
这效果立竿见影。
苏迟震惊的说道:“这么多粮食都给牲畜?那岂不是当地粮食已经多到了百姓根本用不完?”
张浚点了点头,说道:“据老夫所知的确如此。辽东北路的粮食产量已经不弱于苏湖地区。”
“当地盛产玉米、大豆、大米、番薯,这些都是产量极大的作物。百姓根本吃不完,大量的作物堆积在当地。”
“于是百姓纷纷进行加工,玉米作饲料,大豆榨油,粮食酿酒。”
“仅以农业生产而言,当地是非常发达的。但也仅限于农业生产。当地的财富都停留在了农业层面,不愁吃喝,但称不上物质富裕。”
计相李纲点头赞同,说道:“的确如此。从缴纳的赋税上看,辽东北路不及浙东路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赵桓认真的凝思着,这么大的一个农业大省,他们产出的粮食足以供养北方半壁江山,百姓无饥饿之忧,却不算富庶的现实。
这就让赵桓不由得想起了后世那个996的社会。
996受人欢迎吗?
当然不受人欢迎。
可是如果放弃996,回到农村就能躺平,绝对饿不死,但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也没有什么时尚衣服,预期寿命从80岁降到60岁。刚刚年过五十,就要掰着手指数自己还能活几年的生活。恐怕也是没多少人能够接受。
辽东北路,目前大概就处于这么一个状况。
他们饿不死,但也富不起来。绝大部分平民都守在一个小乡村里,但没有爱情,更没有华贵服饰,也没有大宋各种发达文明的成果。
他们在农业社会的巅峰,但距离着东京、苏州这种不夜城,又仿佛差距了上千年的时光。
张浚说道:“辽东北路,岁产粮食数亿石,对当地百姓而言这是一座金山,对我朝而言这是一座粮仓,但受限于交通,却只能让其中泰半留在本地,毫无价值。”
“百姓守着金山银山而贫穷,朝廷拥有粮仓却担忧天下饥馑。”
“所以臣建议第二条铁轨就专通往辽东北路。”
数亿石粮食,大概是几百亿斤,这个规模已经很可观了。
后世天朝一年的产粮有非常确切的数字是一万三千亿斤。
虽然说辽东北路还不及后世的那个零头,但毕竟这只是辽东北路一个地区的产粮。
而且大宋百姓才一亿四千万跟后世也差着整整一个数量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