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新制拟定,昭告天下。</p>
以往的科举,不过是朝廷组织一场考试而已,既无制度性的保障,也根本没有深入至州府。</p>
这种科举,更多的是一种形式。</p>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任何一个制度,没有一个广泛拥护它的阶层,是没有生命力的。</p>
而显然,陈正泰对李世民提出了一些建言,而李世民也表示了接受,而后依靠这个方针,选择扩大科举的规模。</p>
大唐将科举分为了县试、乡试、会试三个等级。和以往举荐不同,任何人想要高中会试,就必须先进行县试、州试和乡试,此后再进行会试。</p>
中县试者,为童生。</p>
中州试者,为秀才。</p>
中乡试者,为举人。</p>
中会试者,则为进士。</p>
这一切都仿照了后世明清时期的考试手段。</p>
从秀才开始,高中者就有了功名,得了功名,便有了一定数额田亩免赋税的权力。</p>
功名至举人者,可授官,自九品而始,授予实职。而至进士者,自七品而始。</p>
又规定了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若无举人功名,除皇帝特旨,不得升任。</p>
所有的考试,俱都统一,除了必要的经史文章之外,竟还考一定的算学,以及一些常识的知识。</p>
经史文章限定字数,出题以春秋、论语为主,既要切合经义,又要能议论当今的政事……甚至还限定了文体。</p>
其实这样的科举,已经和明清时的科举差不多了。</p>
毕竟这个时代的主流读书人,还是熟读经史的,若是不将这个作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只怕天下要大乱不可,某种程度,这也是一种妥协。</p>
当然,作这样的文章,也不全然没有用处。</p>
实际上,这样的文章是最考验一个人的水平深浅的,你既要熟读四书五经,同时又能熟练的运用文字,同时还有足够的智慧,在短暂的时间之内,作出一篇有论点、论据的文章,但凡能考中的人,无一不是学富五车之人。</p>
这样的人若是作诗、作词都是手到擒来,有这样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哪怕是将来为官,其实也有极好的接受能力。</p>
当然……只是到了后来,这些士大夫们自己玩偏了而已。</p>
只是当下的主要矛盾,本质上是皇权与世族之间的矛盾,至于未来这新兴的士大夫阶层产生什么矛盾,显然是以后的事。</p>
至少稳妥的方向而言,任何一个新兴的阶层,未来都可能尾大不掉,可比之当下世族把持一切,对于李世民而言,推广科举,已是势在必行。</p>
至于其他的考试内容,虽然不占主要,可是算学和所谓的通识试,也是一个看点,譬如,通识试里,就引入了一些陈氏课本中的内容,虽然引用的不多。</p>
其实考什么都不重要,真正令人震撼的还是这一次科举直接将触手触及到了府县。</p>
也就是说,大唐再不是每三年,诞生几十年个秀才、明经、进士这样简单了。</p>
每一年,会有许多的秀才、举人,每三年,也会有进士冒出来,范围之广,以及涉及到了哪怕是区区一个县城中读书人的命运。</p>
这就导致,通过科举来求取功名的人数一下子暴增了十倍百倍甚至上千倍,人数一增加,势必会导致,哪怕是区区一个小小的秀才功名的人,也会产生自己的诉求,自觉地维护科举取仕的这个利益团体。</p>
他们会自发将没有功名的人排斥在外,形成一个封闭的鄙视链,而后佼佼者登上舞台,凭借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譬如大量的举人和秀才的支持,开始推动整个大唐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p>
谁也不知,这样的做法是好是坏。</p>
可至少,它在动。</p>
。</p>